yl8cc永利-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首页 物理百十 院内门户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经理寄语
    • yl8cc永利官网简介
    • 历史沿革
    • 公司机构
    • 下属单位
    • 双年报
  • 教职员工
    • 教研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院士
    • 人才计划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离退休人员
    •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 yl8cc永利官网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日历
    • 百年物理讲坛
    • 物院论坛
    • 格致论坛
    • 物理之美
    • 博士后科学沙龙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公司产品
    • 旗下产业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重大项目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物理员工
    • 员工信息
    • 重大活动
    • 员工活动
    • 员工捐赠
    • 联系我们
  • 办公服务
    • 教师事务
    • 员工事务
    • 科研管理
    • 交流访问
    • 员工基金
    • 综合服务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研究所+
QCD和强子物理 电弱理论与新物理 核结构与中高能核物理 凝聚态理论 超弦理论与宇宙学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宽禁带半导体 超导与低温实验研究 低维纳米材料 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 软凝聚态物理 扫描探针显微学 凝聚态理论
现代光学研究所+
纳米光子学与表面等离激元物理 超快光谱与介观光学 飞秒强场光物理与相干操控 介观结构与量子调控 微纳光子学与生物传感 有机介观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 光学理论与量子信息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自由电子激光及射频超导加速器 RFQ加速器与中子照相 加速器质谱 离子束物理及应用 中子与裂变物理 静电加速器实验室 等离子体理论研究
技术物理系+
实验核物理 晕核与核天体理论 核结构与核衰变理论 高能实验物理 核物理应用于核技术
天文学系+
宇宙学与星系形成 高能天体物理 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粒子天体物理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动力学 气候变化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 云物理与大气化学 物理海洋与气候变化 大气辐射与遥感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凝聚态实验 凝聚态理论 凝聚态计算
重大项目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刘开辉团队实现非线性光学晶体理论及材料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3-12-21 浏览次数:
  供稿: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   编辑:陈伟华   |   审核:杨学林

近日,yl8cc永利官网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院士、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刘开辉教授和洪浩特聘副研究员与合作者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首创了全新相位匹配概念——界面转角相位匹配理论,并制备了一种全新类型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光学晶体,开辟了光学晶体领域新的设计理论和材料体系。2023年12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二维材料光学晶体转角相位匹配”(Twist-phase-matching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为题在线发表于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

光学晶体是激光技术的“心脏”,是实现激光频率转换、脉冲压缩、数据加密、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核心元件。1962年,Giordmaine和诺贝尔奖得主Bloembergen等人提出了非线性参量过程中的双折射相位匹配和周期性极化准相位匹配理论,直接指导了光学晶体的研发制备,并带动了深紫外、超快和超高功率激光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然而,基于传统光学晶体的物理理论和材料体系已臻于完善,现有晶体已很难满足未来激光器小型化、高集成、功能化发展的新要求,新一代激光技术的发展亟待光学晶体理论和材料的创新突破。

研究团队发现,晶体界面转角可以引入非线性几何相位,通过设计堆垛晶体的转角和晶体的厚度,可以实现光学参量过程中的相位匹配,即第三类相位匹配理论——转角相位匹配。同时,研究团队探索发现二维轻元素材料菱方氮化硼具有深紫外的带隙、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超高的激光损伤阈值和非线性系数,是非常理想的紫外光学晶体材料。基于界面转角相位匹配理论,团队成功制备了第三类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TBN)光学晶体。TBN晶体在宽光谱范围内实现了光学倍频转换效率的突破,3.2微米厚度下可达8%,同厚度下相较于传统晶体提升了100-10000倍,是世界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此外,转角相位匹配赋予TBN全新的功能,使其能够有效调控参量光的偏振态。这一突破为新一代“极限波长”、“极限尺寸”、“极限稳定”激光技术的革新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转角相位匹配理论示意图及TBN光学晶体性能测试

yl8cc永利官网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洪浩、黄琛、马辰俊、戚嘉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洪浩、刘开辉、王恩哥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腾讯新基石基金等经费支持。工作发表后,新华网等媒体做了重点报道。

新华社相关报道链接:

视频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815509?d=134b432&channel=weixin

文稿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815216?d=134b432&channel=weixin

图文互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620769683024776&wfr=spider&for=pc&searchword

论文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233801


上一篇:王健课题组与合作者应邀在《物理进展报告》发表长篇综述文章

下一篇:杨再宏、叶沿林课题组实验发现丰中子滴线核氦-8中的中子对凝聚态

  • 院庆廿年
  • 学术会议
  • 招聘信息
  •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

邮编: 100871

电话: 010-62751732


北大物理人

Copyright © yl8cc永利-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