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8cc永利-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首页 物理百十 院内门户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经理寄语
    • yl8cc永利官网简介
    • 历史沿革
    • 公司机构
    • 下属单位
    • 双年报
  • 教职员工
    • 教研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院士
    • 人才计划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离退休人员
    •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 yl8cc永利官网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日历
    • 百年物理讲坛
    • 物院论坛
    • 格致论坛
    • 物理之美
    • 博士后科学沙龙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公司产品
    • 旗下产业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重大项目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物理员工
    • 员工信息
    • 重大活动
    • 员工活动
    • 员工捐赠
    • 联系我们
  • 办公服务
    • 教师事务
    • 员工事务
    • 科研管理
    • 交流访问
    • 员工基金
    • 综合服务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研究所+
QCD和强子物理 电弱理论与新物理 核结构与中高能核物理 凝聚态理论 超弦理论与宇宙学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宽禁带半导体 超导与低温实验研究 低维纳米材料 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 软凝聚态物理 扫描探针显微学 凝聚态理论
现代光学研究所+
纳米光子学与表面等离激元物理 超快光谱与介观光学 飞秒强场光物理与相干操控 介观结构与量子调控 微纳光子学与生物传感 有机介观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 光学理论与量子信息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自由电子激光及射频超导加速器 RFQ加速器与中子照相 加速器质谱 离子束物理及应用 中子与裂变物理 静电加速器实验室 等离子体理论研究
技术物理系+
实验核物理 晕核与核天体理论 核结构与核衰变理论 高能实验物理 核物理应用于核技术
天文学系+
宇宙学与星系形成 高能天体物理 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粒子天体物理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动力学 气候变化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 云物理与大气化学 物理海洋与气候变化 大气辐射与遥感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凝聚态实验 凝聚态理论 凝聚态计算
重大项目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李源、彭莹莹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铜氧化物超导温度与顺磁振子能量的定量关联
发布日期:2022-06-08 浏览次数:
  供稿:李源  |   编校:孙嘉琪   |   编辑:孙嘉琪   |   审核:冯济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具有在常压下最高的超导临界温度(Tc),并且材料中的电子强关联性还导致了丰富的物理现象。研究者一直试图从这些复杂交织的自由度中找出超导库珀配对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中的一个思路是寻找与Tc直接相关的能量尺度。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传统超导体中的同位素效应(较轻的同位素具有较高的Tc)强有力地支持了BCS理论的建立——原子质量决定了声子能量,而声子能量又与Tc直接相关。

尽管许多研究者相信磁性相互作用在铜氧化物的超导配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一个直接的实验表明磁性相互作用的强度与Tc之间具有明确关联。磁性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从磁激发的能谱上反映出来,这些激发谱在掺杂的铜氧化物中被称为顺磁振子。值得注意的是,掺杂可以改变Tc,但对顺磁振子的能谱影响不大,因此当我们说“与Tc关联”时,实际上是指与最佳掺杂时可达到的最高Tc关联。为了验证这样的关联是否存在,实验上就必须比较不同的铜氧化物;但随着化学成分的改变,如何知道(最佳)Tc的变化主要与顺磁振子能量的变化有关,而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yl8cc永利官网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李源研究员、彭莹莹研究员课题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以及英国钻石光源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采取的策略是选择在一个高Tc的铜氧化物家族之内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联合研究团队选择了Tc高达100 K级别的汞系铜氧化物家族。这个化合物家族的单晶样品十分难以合成,数年来,李源研究组在合成工艺上取得的重要进展(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 2, 123401 (2018))为本项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联合研究团队使用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和拉曼散射这两类高精度的非弹性光子散射谱学,首次测量并比较了汞系铜氧化物家族的前两种化合物(HgBa2CuO4+x,Hg1201;HgBa2CaCu2O6+x,Hg1212)中的顺磁振子能量。实验中最关键的发现是,从Hg1201到Hg1212 ,顺磁振子的能量在全谱范围内大约增加了20~30% (图1)。这一结果支持了磁性驱动的超导配对机制——两种材料的最佳Tc也恰好相差约30%。

图1 a—b在Hg1201上测量的RIXS代表性数据,面内动量转移量分别为Q// = (0.46, 0)和(0.25, 0.25),以倒格子单位(r.l.u.)表示;c—d  Q// 沿高对称方向的光谱的排列图,拟合的顺磁振子峰由阴影区域显示;e—h与a—d 对应的 Hg1212数据(整个能标高了20-30%)

图2 不同铜氧化物在最佳掺杂下的Tc,与(顺)磁振子能谱(由中子散射和 RIXS 测得)中提取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强度关系图(其中,插图为反铁磁相互作用J在铜氧面上的示意)

受这一结果启发,联合研究团队还进一步汇总了多个铜氧化物家族的有关数据,发现最佳Tc与顺磁振子能量之间有一个近似线性的关系(图2)。图中有几种化合物偏离了这一关系,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不利于形成高Tc的因素,比如较强的无序、过小的电子跃迁距离等。

2022年6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铜氧化物中的顺磁振子和高温超导电性”( Paramagnons an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model family of cuprate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yl8cc永利官网量子材料科学中心2019届博士毕业生王立晨(目前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洪堡基金博士后)、2017级博士研究生何冠宏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源和彭莹莹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中涉及的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实验在英国钻石光源的I21线站完成。该研究运用直接的谱学测量实验,在高质量样品中揭示了顺磁振子能量与Tc之间存在的一种近乎正比的关系,这一结果将启发研究者深入思考磁性配对的定量机制,或者说,对其他配对机制如何解释这一最新的发现提出了挑战。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918-z


上一篇:曲波课题组在全无机非铅钙钛矿量子点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新进展

下一篇:付恩刚课题组在核材料领域与辐照效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院庆廿年
  • 学术会议
  • 招聘信息
  •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

邮编: 100871

电话: 010-62751732


北大物理人

Copyright © yl8cc永利-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