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8cc永利-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首页 物理百十 院内门户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经理寄语
    • yl8cc永利官网简介
    • 历史沿革
    • 公司机构
    • 下属单位
    • 双年报
  • 教职员工
    • 教研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院士
    • 人才计划
    • 博士后
    • 行政人员
    • 离退休人员
    •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 yl8cc永利官网
    • 通知公告
  • 学术活动
    • 日历
    • 百年物理讲坛
    • 物院论坛
    • 格致论坛
    • 物理之美
    • 博士后科学沙龙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公司产品
    • 旗下产业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信息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重大项目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物理员工
    • 员工信息
    • 重大活动
    • 员工活动
    • 员工捐赠
    • 联系我们
  • 办公服务
    • 教师事务
    • 员工事务
    • 科研管理
    • 交流访问
    • 员工基金
    • 综合服务
    • 文件下载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研究所+
QCD和强子物理 电弱理论与新物理 核结构与中高能核物理 凝聚态理论 超弦理论与宇宙学 等离子体物理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宽禁带半导体 超导与低温实验研究 低维纳米材料 纳米半导体与半导体光子学 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 软凝聚态物理 扫描探针显微学 凝聚态理论
现代光学研究所+
纳米光子学与表面等离激元物理 超快光谱与介观光学 飞秒强场光物理与相干操控 介观结构与量子调控 微纳光子学与生物传感 有机介观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 光学理论与量子信息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自由电子激光及射频超导加速器 RFQ加速器与中子照相 加速器质谱 离子束物理及应用 中子与裂变物理 静电加速器实验室 等离子体理论研究
技术物理系+
实验核物理 晕核与核天体理论 核结构与核衰变理论 高能实验物理 核物理应用于核技术
天文学系+
宇宙学与星系形成 高能天体物理 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粒子天体物理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动力学 气候变化 中小尺度数值模拟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 云物理与大气化学 物理海洋与气候变化 大气辐射与遥感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凝聚态实验 凝聚态理论 凝聚态计算
重大项目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吕劲课题组及合作者在《物理进展报告》上发表长篇综述文章
发布日期:2021-05-07 浏览次数:

近年来,二维半导体材料(2DSC)因其优异的电、磁、光、热和机械特性在电子、光电、热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二维半导体晶体管,作为电子、光电、热电等应用的基本器件单元,被人们广泛地研究。然而,由于缺乏一个有效和稳定的替代掺杂技术,二维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2DSC-FET)常常依赖金属电极直接接触来注入合适类型的载流子。而肖特基势垒普遍存在于金属—二维半导体界面中,显著地影响甚至主导大多数2DSC-FET的性能。因此,确定其肖特基势垒高度(SBH)非常重要。在金属—二维半导体界面处无费米能级钉扎(FLP)的理想情况下,SBH可以用肖特基—莫特规则来预测,即金属的功函数分别与2DSC的电离能和亲合能的差值。但是由于界面处金属与2DSC的耦合,导致FLP效应普遍存在,SBH一般会偏离肖特基—莫特规则。如何从理论上准确计算2DSC-FET的界面处的SBH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yl8cc永利官网吕劲课题组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QTS)方法,并充分考虑晶体管中金属与2DSC的相互作用和费米能钉扎效应来确定2DSC-FET的SBH。该方法突破了先前理论研究中没有充分考虑金属电极与沟道2DSC耦合的局限。研究者对22种以上二维材料(涵盖V族烯,VI族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III-VI族,III-V族,IV-VI族化合物)与金属(Au, Pd, Pt, Ag, Sc, Ti, Ni, Cr, Sb, Ir, In, Graphene, Co, Cu, Al, Tl, MXene)在晶体管结构下的肖特基势垒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与实验普遍吻合。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6, 21786 (2016))、《材料化学》(Chemistry of Materials 28, 2100 (2016))、《纳米尺度》(Nanoscale 8, 1179 (2016))和《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11, 707-721(2018))。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近日吕劲课题组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王洋洋和肖林、永利集团深圳研究生院潘锋课题组和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屈贺如歌合作,以“二维场效应晶体管的肖特基势垒高度:从理论到实验”(Schottky barrier heights in two-dimension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from theory to experiment)为题撰写了长篇综述文章发表于物理学顶级综述期刊《物理进展报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84, 056501 (2021)),系统地介绍了2DSC-FET中SBH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为实现低肖特基势垒接触所做的理论和实验工作。目前晶体管使用的大多数电极都是纯顶部接触,顶接触的2DSC-FET有着双界面肖特基势垒模型,如图1所示,源区中的金属与2DSC之间的界面表示为界面I,源区和沟道区的2DSC之间的界面表示为界面II,界面I和II处分别对应垂直和水平SBH。该综述比较了理论预测SBH的不同方法(图1),包括能带计算(BSC)、功函数近似(WFA)和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模拟(QTS)。BSC和WFA方法忽略了源漏极和2DSC沟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考虑水平界面处的FLP效应。而在QTS方法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对晶体管进行了整体模拟,考虑了界面I和II处的耦合,因此考虑了垂直和水平界面处的FLP效应。综述还对比了不同理论预测方法给出的SBH,并与实验进行比较。QTS方法得到的SBH与实验结果能更好地吻合,证实了使用QTS预测SBH的准确性。最后,该综述从最先进的2DSC-FET电极设计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图1 能带计算(BSC)、功函数近似(WFA)和量子输运模拟(QTS)的原理示意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王洋洋副研究员、yl8cc永利官网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士琦、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秋卉和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屈贺如歌副教授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yl8cc永利官网吕劲研究员、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肖林研究员和永利集团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这一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永利集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永利集团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支持。

论文原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1-6633/abf1d4


上一篇:刘佳研究员与合作者在暗光子暗物质探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方哲宇课题组实现自由电子束调控金属纳米天线光自旋霍尔效应

  • 院庆廿年
  • 学术会议
  • 招聘信息
  •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

邮编: 100871

电话: 010-62751732


北大物理人

Copyright © yl8cc永利-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